哈尔滨道闸与车牌识别系统通过自动化协同工作,实现车辆出入的高效、安全、智能管理。以下是其配合使用的原理、流程及优势:
一、核心配合原理
车牌识别系统
技术基础: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,通过高清摄像头捕捉车辆图像,自动提取车牌号码、颜色等信息。
识别流程:图像采集→车牌定位→字符分割→字符识别,最终输出车牌信息至管理系统。
道闸控制系统
执行机构:通过电机驱动闸杆升降,控制车辆通行。
联动逻辑:接收车牌识别系统的指令(如“允许通行”或“禁止通行”),自动执行抬杆或落杆操作。
二、典型操作流程
车辆入场
触发识别:车辆驶入识别区,触发地感线圈或雷达,启动摄像头抓拍。
车牌识别:系统提取车牌号,与数据库白名单(如固定车辆)匹配。
匹配成功:道闸自动抬杆,车辆通行,记录入场时间。
未匹配:提示临时车辆取卡或扫码登记,人工确认后放行。
车辆出场
再次识别:摄像头抓拍车牌,系统计算停车费用(如按时长/次数)。
缴费与放行:
固定车辆:自动扣费(如绑定月卡),道闸抬杆。
临时车辆:通过自助终端、扫码或人工收费后,道闸放行。
三、关键优势
提升通行效率
避免停车取卡/人工登记,减少拥堵(尤其高峰时段)。
识别速度≤0.5秒,道闸响应时间≤1秒,实现“无感通行”。
增强安全性
防尾随功能:通过视频流识别,精准控制单辆车通行。
防伪造车牌:结合AI算法,识别假牌、套牌车辆并触发警报。
智能化管理
数据统计:自动生成车辆进出记录、流量报表,辅助管理决策。
远程管控:支持云平台管理,可远程调整道闸参数、查看实时画面。
降低成本
减少人力:无需专职收费员,降低运营成本。
节能环保:车辆无需频繁启停,减少碳排放。
四、应用场景
商业停车场:实现无人值守收费,提升周转率。
住宅小区:白名单车辆自动放行,外来车辆登记管理。
物流园区:结合称重系统,实现货运车辆自动计费放行。
政府机关:黑名单车辆拦截,保障场所安全。
五、安装与调试要点
设备布局
摄像头安装高度建议1.1-1.5米,与车道夹角≤30°,确保车牌无倾斜。
道闸与摄像头间距≥30cm,避免信号干扰。
地感线圈埋设
线圈宽度覆盖车道,深度约5cm,与金属物体保持距离以防误触发。
系统调试
调整摄像头焦距,确保车牌清晰度≥720P。
测试道闸防砸功能(如遇阻反弹、红外对射)。
通过道闸与车牌识别系统的深度整合,可实现车辆管理的全自动化,兼顾效率与安全,是智慧交通领域的重要基础设施。